Skip to content

程序员 35 岁危机

今天想聊一下对程序员 35 岁危机的一些个人看法,先说说我自己,从菜鸟离职刚好三个月了,也找了很久但没什么合适的工作,年纪再过几年也到 35 了,危机感其实还好,可能并没有同行们那么焦虑。

最近在学英语的时候看了一些 TED TALKS,有这样的感触。就我个人而言,对于程序员这个职业,白天正常工作,下了班回了家刷刷 Twitter、github 等等,看看相关的文章,有一些新的框架等等技术时,也会随便看看。基本上等于除了工作时间,我对这个行业除了表面上的,并没有额外投入,就更别说产出了。技术上、行业上、软技能上,也仅在工作的时候偶尔有进步, 离职 GAP 期多是刷刷题,刷刷八股文在技术上则一样没什么帮助。所以工作这么多年来,相对于毕业之后入行个 2-3 年的人,也就多了那么一点点“经验”而已,所以 35 结束职业生涯很正常。再说其他兴趣比如“唱唱歌”、“弹弹吉它”、“打打游戏”、“狼人杀”等,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,转行更不现实。

和成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,当然这里并不想攀比。其中一个核心是长期主义,知识的复利。如果从一开始我定下一个长期目标,每天花 2 个小时,每周花 5 天,长期坚持学习,以我工作差不多快 10 年,我多投入 5000 小时在这个行业上面,即便 35、45、55 岁,我会被淘汰么?

我们这代普通人,在上学的时候被教育现在努力学习,从最开始的高中毕业就轻松了,到后面大学毕业就轻松了,到后面工作就轻松了,实际上真的是这样么?前面的弦崩的越近,后面报复性的放松,所以我们这代中的普通人前面在透支自己,丧失了坚持长期主义的能力。如果 10 岁时能确定下来要走的路,长期投入,20 岁就已有所建树了,35 岁时已投入 15000,怕已经是砖家中的砖家了,谁来淘汰你。道理懂了,还不晚,接下来就是克服人性了,共勉!